我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行业新闻 >
就业喜报更多 >
热点专题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
高考"一分为二"新模式下职业教育改革才是重点
时间:2014-04-08 10:19:50   来源: 网易新闻   点击:
大家都在关注: 职业教育 重点 模式
分享到:
[导读]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提出,中国的高考即将出台一个方案,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高考,一种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提出,中国的高考即将出台一个方案,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高考,一种是学术型人才高考。这就释放出中国高考改革大方向,同时也透露了职业教育改革在高考改革中的地位。要打破一考定终生局限,不仅要对现行的高考体制进行改革,还要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

根据这种高考设计模式,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就进一步得到提高,学术人才高考即现在高考,技术人才高考即新设计的高考模式,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考,因此要落实高考“一分为二”新模式,必须重点改革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为何要改革?

自去年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呼声越来越响亮,首先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后在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教育工作要点中也将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核心内容之一;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中更是指出要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更被视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春天”。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等,对于职业教育的呼唤甚至要强于普通高等教育,据中国网报道,两会期间巴中市市长周喜安表示,对于我们当地来说,更迫切的需求是解决我们贫困地区贫困的根子,我们需要更多的职业教育,职业技术,能够直接去就业,去改变贫困的现状,技能要比学历重要。

那么现在的职业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呢?笔者以为最核心的五个问题就是,第一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不能对接上,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二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评价体系存在问题,认可度普遍比较低;第三职业院校本身的整体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不利于培养更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第四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小,关注度低导致经费不足等问题;第五现行高考体制带来的恶果,职业教育受教者多是“落榜生”。

首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在2007、 2008年之前,多数省份高考人数逐渐增长,高校不断扩招、扩张规模,这样的大形势下许多职业院校也扩大招生规模,盲目设置专业。许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本科院校专业设置过于雷同。而他们的教育模式、课程内容也以本科教育为蓝本进行设置,理论性过强,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在此形势下,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越多,“类本科生”数量就越多,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职业生所占比例就越小,这就导致了许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而招聘单位招不到合适的职业学生。如此下去,职业教育便渐渐进入死循环。

比如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本科中有设置该专业,并且开设本专业的本科学校数量不在少数,几乎所有综合类、师范类以及多数理工院校都设置了该专业。而许多职业类院校也设置了本专业,并且分为新闻采编与制作、新闻与传播等如此雷同的专业,在各个学校中的专业要求、专业课程、培养模式等都与本科院校相似,培养的目标也是为电视、报纸等媒体输出人才。当前形势下,如果非名校、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想进入省级媒体是相当困难,要进入人民日报、央视之类的媒体,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地市级媒体,现在也要求是本科生,那么这些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在哪呢?进入媒体工作的希望非常渺茫。

因此,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盲目设置课程等与市场、招生单位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现状下,职业教育必须谋大改革,才可以有新的出路。

其次,社会人才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对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的态度。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招聘单位,整个社会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都存在着这种评价态度。当然有许多复杂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比如入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都是“落榜生”,在起点上就已经低了那些“榜上有名”人。职业院校的学生拿到的是专科学历,比本科学历要第一档次。很多社会招聘单位招聘人才时候,都要设定本科学历门槛,对于一些“高大上”的工作,职业院校学生只能望而却步。

在中职阶段更为明显,一些地区存在这种现象,考高中无望或者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才去都中职,因此从职业教育的初始阶段,已经形成了社会的不平等待遇。

久而久之,社会对职业院校、职业学生的评价自然不会高于名校出来的本科生、高才生了。然而实际情况下,很多岗位是不分你学历高低,只看你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单纯的设置学历门槛对职业学生来说是不公平,对职业教育来说也是不公正。

第三,职业院校自身的平台、校园文化氛围等存在问题。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比本科院校差,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在师资方面,也不如本科院校。因此,从整体校园文化建设上来说,其活跃度、丰富性等皆与本科尤其是名校存在一定差距。而最重要的就是学校自身所能够提供的平台与名校、本科学校存在差距。

在985高校、地方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他们的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科研项目、业界大亨、权威学者等机会不等,对于名校生来说,他们有更多机会去接触顶尖的学术、顶尖的设备、顶尖的教学思想,他们出国留学(微博)的机会要更多。整体而言,3-4年的不同校园平台和文化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渐拉大。

第四,政府投入上,多数都用在了名牌高校。比如985高校、地方高校,他们的财政拨款数量差距较大,之前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河南大学校长娄功源等,都强调过高校所享受的中央财政拨款上数量不一,造成了高校发展不均衡。211高校、地方名校尚且遇到此种问题,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中央财政拨款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在科研项目申报、奖励等方面,也大都倾向于名校、重点大学,地方本科高校尚且也难以竞争,职业院校就更是离这些内容远之又远。

如此的政策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发展可谓是难之又难,而他们的学生便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因此,职业院校学生与本科、名校的学生对比来说,享受到的人均教育资源水平是较低的,而优质教育资源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第五,不可否认,当前就读职业院校的多数学生都是“落榜生”,他们在考试分数上低于本科生、名校生,文化课的学习上也整体上不如名校生、本科生。然而这并非是职业院校就该招收“落榜生”的借口。

为何职业院校的录取分数就要低,就要低于本科线呢?这都是现行高考体制下的恶果,受到计划性的政府行为以及社会的普遍心理等因素影响,这就将职业院校置于高考招生的最低端。

如果将高职分数框定在本科分数线范围,那么整体的生源质量会不会有所提升?社会的认可程度会不会也有所提升?高职不该是“落榜生”的“收容所”,职业教育也不该低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该是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模式,他们在高考面前应该享有公正平等的地位。

总的来看,如果职业教育不进行改革,那么职业教育仍然无法获得社会公平公正的认可,仍然是低高等教育一等的教育形式,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候仍然无法与本科生有平等待遇。而相应的职业教育仍然保持在“类本科”模式上,而不能真正适应社会需求,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特色,质量水平难以提高。那么高考“一分为二”的新政也就会如同春季高考一般,声音越来越小。

职业教育改革该向何方?

鲁昕指出,技术型高考是技能加文化知识,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该如何呢?技术型高考该如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相配套呢?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职业院校生,他们从学校那里得到的是平台、经历和知识。只要具备了相当的本事,职业院校也可以出大老板、高端人才,也能走向国际舞台。因此在新的政策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本身似乎更要比考试本身更重要。因为只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了,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了,社会认可度才会提升,这样才能逐渐消除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

那么职业教育改革该如何去改?只是建立一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吗?笔者认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部分的改组,职业教育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必须着手解决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学历问题、社会评价体系问题、职业院校平台问题等。

首先,要改革当前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设置、教育方式、课程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对职业教育进行系统改革,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

接下来,专业设置方面国家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对职业院校的类本科专业进行分类调整,比如上面提到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要逐渐缩小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对于部分院校采取撤销招生资格等方式,设置更多实际需求的职业类专业,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专业本身,在大专业框架背景下,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

在教育模式上要采取校企联合方式,真正让企业去培养人才,让学校为企业输出人才。做到学在校园、教在企业、用在企业。当然,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院校也要加强自律,避免出现学校为了赚钱卖学生为劳工,避免出现学生专业与实际实践单位不符的情况。切实让企业、学校和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各自得到所需利益。

在师资队伍上要大胆引入企业一线员工,让这些技术人员去教授学生;而院校的教师也不可以放弃职业技能的增进,不可只顾理论知识,而减少实践性知识的传授。毕竟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是更符合就业岗位本身。

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可简单的模仿名校本科生,一方面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差别,另一方面本科生可以直接攻读研究生,因此理论性较强,而职业院校的导向是就业。因此课程设置上,要注重跟上时代步伐,注重实际应用内容。这个可以借助校企合作、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引导帮助。

总之,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内容,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改革现有的职业院校模式。

第二,有必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学历水平。普通高等教育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然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没有这些学历,只有专科。现实实际需求来看,一些职业技术岗位同样需要高学历、高技术人才,而这些都没有被囊括在高等教育范畴内。

日前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分为专业型研究生学位和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并努力扩大专业学位授予力度。这其实就是对职业教育的一种发展启示和新诠释。注重实际实践,注重与工作岗位的实际接轨,这是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学位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然而现实社会中,用人单位要求学历、专科生无法直接攻读研究生,这对职业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公平的待遇,打通专科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之间通道,对于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来说非常重要,一旦贯通,在教育地位上也能给职业教育以高等教育的平等地位。

学生从中专、高职到研究生,如果职业教育体系完备,有了职业教育博士,那么用人单位的设置的学历门槛对职业学生来说就会减少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也就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高大上”的工作岗位从事具体职业技术工作。

第三,要改革社会人才评价体系标准,从用人单位、家长、整个社会角度,去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态度。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与高等教育享有同样的地位,它以就业和实际用人需求为导向,更侧重实践。让社会重新认识职业教育。

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从“根” 上要将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录取分开,不能让职业院校成为“低分”的代名词。二、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让社会真正认可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最重要的。三、减少用人单位,尤其是国营单位、机关单位的用人招聘歧视,职业院校的学生同样可以有机会进入到国家机关单位、国企单位等进行工作,以实际学习、工作能力来考量学生,去招聘人才。四、提升职业技术工人的待遇,让他们过着“体面”的生活,这种经济手段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诱惑力更大。

通过全方位的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的社会地位,对于扭转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只有“体面”了,才会觉得“高大上”。

第四,要提升职业院校的平台,能够让职业院校学生获得更多的有用的经历、知识和技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专业方面的顶尖人物,让他们有机会获得相关方面的深入学习甚至科研,这样对于刺激职业教育的科研能力提升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企业的老总、高层管理等职业领域的成功人士,从他们身上获取切实的经验,也能够为学生积累更多的资源。

还可以加强职业院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职业教育在中国已经发展很多年,有很多岗位上的佼佼者都是职业院校毕业出来的学生,让学长、校友引领学生的发展,这会更加有效快捷。

第五,实现普通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的结盟与合作,构建双校园学习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就近选择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程,以相同的专业课程学习来完成理论知识,同时接受本科院校、名校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此来带动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带动职业院校的文化氛围提升。

另外,可以让本科院校的学生去职业院校参加实践性课程学习,利用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优势,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这样就实现了本科院校-职业院校-企业三者互动连接的办学模式,以此来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各自优势发展和劣势补缺。

第六,政府方面的财政投入是重要保障,政府要增加直接的财政投入,给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平等的地位,在现有政策上对职业教育进行倾斜,让职业教育有更充分的资本去办学。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去办学,让校企合作成为真正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的科研实力较弱,然而基础设施建设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性教育非常重要,因此要购置充足的教学实验设备,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第七,要让职业教育成为“本科学历”,享有同样的高考招生权利,而不是甘当“落榜生”的“收容所”。

这就需要配套的鼓励政策出台,比如免学费、奖学金、就业创业支持等;实现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大类专业学位互通。在职业院校、本科院校合作模式下,实现相似专业的互通认证。

“一分为二”的高考新政要顺利实施,必须要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只有在社会评价与认可度、职业教育本身质量和学历认证上做出努力,才能真正推动高考改革的实现。